原標題:央視網評|彩禮貸是對社會陋習的煽風點火
“彩禮開銷不用愁,‘貸’來穩穩的幸福。”3月16日,一份九江銀行“彩禮貸”的宣傳海報,突然火了。這一頗具“出圈”玩法的貸款產品還説,最高可貸30萬,情侶一方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員工,年利率低至4.9%也頗為誘人。
把彩禮作為噱頭來營銷,可謂“劍走偏鋒”,不啻為對民間陋習的“煽風點火”。彩禮特別是天價彩禮,是很多家庭不可承受之重,將感情關係俗化為金錢關係,抬高婚姻門檻,一度帶來不少矛盾。遏制天價彩禮陋習、反對大操大辦,已經成為普遍共識,各地也在促進移風易俗。
“彩禮貸”看似解決了個人“結不起婚”的痛點,但撩撥了社會的痛點。“30萬”顯然具有強烈的暗示意義,不少地方確實有30萬左右彩禮的“約定俗成”,這應該遏制,而不是引導。“彩禮貸”看似解決了婚前問題,但婚後的債誰來揹負?這難免帶來婚姻矛盾。該銀行的做法,有悖於公序良俗,也不符合銀行嚴肅經營的商業準則。
為了保證貸款質量,銀行將貸款門檻鎖定成“情侶一方需為行政事業單位正式員工”,乍一看,沒毛病,屬於精準營銷啊,都是“白名單”客户,此前就有“天使貸”“白領貸”“公積金貸”等種類繁多的產品。細一琢磨,用“編制”卡人,服務的還是少數羣體,絕大多數人是沒有編制的,這不是製造彩禮分化嗎?
針對近年名目繁多、層出不窮的消費貸,監管層多次強調“嚴禁金融產品過度營銷,誘導過度負債”。“彩禮貸”之類的產品顯然有悖於金融監管政策的主旨。廣大消費者也要從實際需求出發,理性消費,量入為出,遠離過度借貸的營銷陷阱。
熱門推薦
新浪熱榜
微博/微信掃碼去APP查看
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4000520066
舉報郵箱:jubao@vip.sina.com
Copyright © 1996-2021 SINA Corporation
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